作為當今全球女性第一大患病癌種,乳腺癌在中國也同樣高居女性高發(fā)癌癥首位,因此,乳腺癌的治療問題成為眾多女性患者關注的問題,如何找到合適的藥物也關乎患者的健康,針對這一問題,首個本土自主研發(fā)的CDK4/6抑制劑達爾西利(商品名:艾瑞康)則展現出良好的治療效果,其在HR+/HER2-晚期乳腺癌二線治療中的療效在DAWNA-2研究中得到確證。
據了解,DAWNA-2研究是一項由徐兵河院士牽頭的艾瑞康(達爾西利)聯合來曲唑/阿那曲唑一線治療HR+/HER2-晚期乳腺癌的隨機、對照、多中心、雙盲、Ⅲ期臨床研究。本次ESMO大會中發(fā)布的安全性數據顯示,DAWNA-2研究中達爾西利未出現新的安全性信號,整體安全性與既往研究中報告的相似。
血液學毒性方面,與其他CDK4/6抑制劑相似,DAWNA-2研究中艾瑞康(達爾西利)最常見的血液學不良反應為中性粒細胞減少。但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事件的發(fā)生率僅為0.7%,并且未發(fā)生因中性粒細胞減少導致的發(fā)熱;至首次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的中位時間為28天,≥3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的中位持續(xù)時間僅3天,導致達爾西利治療中斷的發(fā)生率僅為0.3%。
非血液毒性方面,達爾西利的肝臟毒性對比其他研究發(fā)生率最低。DAWNA-2研究中達爾西利組3級ALT和AST升高的發(fā)生率分別為1.7%和0.7%,且未觀察到4級ALT和AST升高。該研究結果再次佐證了達爾西利的創(chuàng)新結構優(yōu)勢,達爾西利通過經典電子等排體替換,引入哌啶結構,消除了谷胱甘肽捕獲風險,避免潛在的肝臟毒性。中國是乙肝大國,結合中國乳腺癌患者合并HBV感染的患者比例較高的特點[3],提示達爾西利的長期用藥安全性更佳。
此外,DAWNA-2研究中達爾西利的可感知副作用發(fā)生率較低。中國乳腺癌患者通常較為年輕、相當比例患者確診時尚未絕經,患者對于生活質量要求較高。達爾西利的可感知副作用小,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,改善患者生活質量。
作為一款機制獨特的原研CDK4/6抑制劑,艾瑞康(達爾西利)在中國HR+/HER2-晚期乳腺癌一線治療中療效獲益顯著、血液學不良反應易于管理、肝毒性更弱、可感知副作用低,或可成為HR+/HER2-晚期乳腺癌一線治療優(yōu)選,在未來,艾瑞康(達爾西利)在臨床治療中的治療效果也將繼續(xù)被驗證。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
關鍵詞:
版權與免責聲明:
1 本網注明“來源:×××”(非商業(yè)周刊網)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
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(fā)表言論者,文責自負。
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,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4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。